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公派出国教师生活待遇管理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19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育厅(教委、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教育局,各中央直属学校,驻外使、领馆教育(文化)处(组):为适应国内外情况的发展变化,结合国家公派出国教师工作实际,...
在《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中,常常出现判断测试类型的题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测试类型。 第二语言测试,可以从测试的用途、评分方法、命题方法、成绩反映方法以及测试的制作要求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按用途划分的测试类型有哪些。 1.按用途分: (1)学能测试...
在汉语课堂中,老师的提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老师的提问包括了提问的类型、提问的方式、提问的难度以及对答案的反馈。在《国际汉语教师证书》,对“对答案的反馈”也是一个考点,因为恰当的反馈对改变学生的习惯有很重要的作用。今天小编老师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纠错性反馈的几种类型。明确纠错这种方式是老师提供正确的形式...
在以前的文章中,小编老师给大家介绍说中介语理论,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多少。今天小编老师就根据相关考题来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考的假说。我们先看下面的题:大家可以从上面的考题看出,考试中对这一部分的考查方式主要是根据案例来选择对应的假说理论。那么也就是需要大家熟悉各个假说的主要观点。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看互动假...
也许大家都知道“汉字”属于表意的文字。其实在文字出现的时候,文字基本都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但是四大文明发展到今天,只有汉字还在使用。所以,汉字不仅是中国的文化,其实也是世界的文化。今天,就请大家一起跟小编老师来看看我们的汉字字体演变过程。 汉字演变经历了: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是语法学基础里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详细阐释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的具体内涵:一. 中心词分析法:分析要点: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2.认为句子又六大成分组成——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语(...
本人参加的是2017年3月的英美法中小学教师选拔考试。2016年10月31日国家汉办公布了报考通知,报名截止时间是2016年的12月15日。英国岗位招募100名教师,美国招募200名教师,法国招募30名教师;我选择的是美国教师岗位。报考公告上通知面试选拔考试定于2017年2月25日和26日考试,所以...
Text课文New words生词Notes 注释Phonetics 语音Pronunciation drills语音练习Initials 声母Finals 韵母Tones 声调Third-tone sandhi三声变调Neutral tone轻声Spelling rules拼写规则Grammar ...
W 01、顽强、顽固:“顽强”指坚强、强硬,表示赞许之意。“顽固”指(1)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2)立场反动,不肯改变。多含贬义。 02、委屈、委曲:前者指受冤屈;后者指曲折。用“委曲求全”一词时,可能有受点委屈的意思在内,但不能写成“委屈求全”。 03、威望、威信:前者指声誉和名望...
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归类A 01、黯然、暗然、岸然:“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暗然”的“暗”有“光线不足、黑暗”的意思。“岸然”指“严肃的样子”。 02、爱护、爱戴:适应对象不同,前者上(长辈)对下辈,后者下(幼)辈对上(长辈)。 03、安详、慈祥、...
701. 中国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时涌现的民族资本家不包括: 张之洞 中国古代名医华佗为谁所杀? 曹操702. 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什么地方? 镇宁县白水河703. 公元8世纪,大马士革是哪里的首都? 阿拉伯王国704. 被称为有野人出没的神农架在我国哪一省份? 湖北705. 法国被处死的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1. 热带有几个季节? 2个2. 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3. “海的女儿”是哪个城市的城徽?哥本哈根4. 被称为“老人国”的星系是哪一星系?椭圆星系5. 妙应寺白塔始建于元朝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由当时哪国的工艺家阿尼哥奉敕主持修建? 尼伯尔6. 妙应寺白塔的刹座呈须弥座式,座上竖立着...
[解题要领]释义1. 从语素辨析2. 从词义的程度辨析3. 从词义的范围辨析4. 从色彩上辨析 ①感情色彩不同; ②语体色彩不同5. 从语法特点来辨析 ①词性不同; ②搭配对象不同6. 从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辨析 现代汉语实词同音词释义辨析1. 增殖 增值 2. 简洁 简截 3. 淡薄 淡泊...
我们都知道,“正”和“在”都可以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那么,“正”和“在”的意思一样吗? “正”和“在”的意思不完全一样,这两个副词的主要区别在下面: “正” “正”主要强调A动作发现或进行时,B动作不早不晚,恰好也在同一时间发生或进行。如: ①回头一看,她正拿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