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语课堂中,老师的提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老师的提问包括了提问的类型、提问的方式、提问的难度以及对答案的反馈。在《国际汉语教师证书》,对“对答案的反馈”也是一个考点,因为恰当的反馈对改变学生的习惯有很重要的作用。今天小编老师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纠错性反馈的几种类型。
明确纠错
这种方式是老师提供正确的形式,清楚表明学生说的话是不正确的。这种做法的好处是直接、省时,但是缺点是可能会打击学生发言、学习的信心。
请求澄清式纠错
这种方式是老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以后,使用“你说什么?”、“我不明白”或者“你说的是什么意思?”这类要求对方澄清意思的语句来提醒学生。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再次组织语言的过程中可能就会思考说过的句子是否正确。
重铸式纠错
这种方式是老师对学生错误的话语进行重新表述,在保留原句大意不变的同时,更正其中一处或多处错误,使对方通过对比两种表达方式的不同之处从而意识到原句中不规范的地方。
元语言信息式纠错
这种方式是老师对学生话语本身提问、提供信息、评论。例如:老师对学生话语中某个使用错误的词进行提问,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这种方式是一个跟学生互动的过程,老师也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学生能纠正他们原来的话语。
重复式纠错
这种方式是教师重复学生的语言表达错误,在这个过程中,教室通过调整自身的语调来强调学生的语言错误。请大家注意这种方式并不是简单地重复错误,而是在重复的过程一定要通过老师的语气来提醒学生。
诱导式(启发式 )
这种方法是老师对学生的话语进行重组或停下来让学生完成教师的话语。
下面我们来看一道题:
在上面的70题中,问的是最可能采取哪种方式。在作答时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在活动中;二是纠正学生的语音偏误。在活动中就要求老师不能打断活动的连续性,所以必须省时;学习语音最好的办法就是模仿、重复,所以对老师来说当下明确纠正是最佳选择。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