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中,常常出现判断测试类型的题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测试类型。

      第二语言测试,可以从测试的用途、评分方法、命题方法、成绩反映方法以及测试的制作要求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按用途划分的测试类型有哪些。      

1.按用途分:
    (1)学能测试

     学能测试又称潜能测试或性向测试。学能测试是一种预示性的测试,目的在于了解受试者学习第二语言的潜在能力和素质。学习语言的潜能包括:语音的编码、解码能力,语法敏感性,语言的记忆能力,综合归纳能力等。学习主要靠后天的努力,但人与人的天赋是不相同的,有的人特别适合于学习语言,有的人则适合于学习其他学科。在决定学习一种语言之前,了解学习者先天条件和素质,对学习者本人和学校都是有价值的。


  (2)成绩测试

      成绩测试又称课程测试,是一门课程或课型的测试。目的是检查学习者在某一教学阶段是否掌握了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在学习上取得什么成果。测试的内容以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教什么考什么。这是一种回顾性的测试,目的在于了解学习者目前所达到的程度,是与一个较长期的目标相联系的。受试者获得的成绩是绝对的。按照预先制订的标准,学习者如完成了规定的学习任务,就能取得好的成绩。成绩测试是教学中用得最多的测试,学校的期中期末考试、毕业考试等都属于这一类。


   (3)水平测试

         水平测试又称能力测试。目的在于测量受试者现有的整体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以评定是否达到胜任某项任务的要求。水平测试不考虑受试者的学历,也不以任何大纲、课程或教材为依据,而是根据语言交际能力的标准,或是某一特定任务的要求来命题。这是一种回顾兼预示的测试。它具有较高的区分性,受试者的分数反映了他在全体受试者中的位置。水平测试常常是大规模标准化测试,如我国的汉语水平考试(HSK)、英语水平考试(EPT),美国的托福考试,英国的剑桥英语水平考试等。


   (4)诊断测试

       诊断测试是为了了解受试者在学习某一具体内容或在较短的一段学习时间里所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测试。目的是迅速直接地获得反馈信息,及时改进教学。这也是一种回顾兼预示性的测试,常常是与一具体的短期目标相联系。学校中的小考、小测验都属于这一类诊断测试是非正式的测试,命题、评分都比较灵活,一般也不用作衡量学生水平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