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北京大学是我国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最早、历史最长的学校之一,从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算起,至今已经走过了60多个年头。198410月,北京大学在原“外事处汉语教研室”的基础上,抽调中文系和外语系教师,成立了“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简称汉语中心)”。教学对象主要是非学历教育的汉语进修生。19954月,以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和留学生办公室为基础,成立了“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1999年学院进行体制改革,海外教育学院建制撤销,汉语中心挂靠在国际合作部。2002629日,“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在汉语中心的基础上成立,北京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学院现有教职员6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7人,讲师6人,助理研究员1人,专职教师5人,行政教辅人员12人。离退休人员30人。学院下设综合办公室、留学生事务中心、研究生事务中心、图书资料室。2015年,学院从语言教学和科研及研究生培养角度对学院架构进行了调整,成立长期项目教研室、特别项目教研室、预科教研室和短期项目教研室,加上已有的研究生教研室,共五个教研室;同时成立四个研究室:语言与应用研究室、习得与测试研究室、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研究室、课程与教师发展研究室。成立研究室是学院学科建设和学术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学院在机制上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的转变。2016年,为适应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学院成立了汉语教学资源建设中心和信息技术中心,探索“互联网+汉语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

历史沿革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机构之一,1952年即开设了“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有教师14人,留学生77人。

 

北京大学产生了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多个“第一”。1952年,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教授被高教部派往保加利亚教授汉语,是最早派往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之一。1953年,著名语言学家周祖谟教授发表了《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是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1958年,北大在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率先采用汉语拼音。同年,由邓懿先生主编的《汉语教科书》出版发行,成为第一部供外国人使用的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出版了俄、英、法、德、西、日、印尼、印地、阿拉伯等多种语言的注释本。

 

1962年,高教部决定成立“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的教师大多数调到了该校,留下少数教师在留学生办公室成立了“公共汉语教研组”,主要任务是为已入系的留学生补习汉语。

 

1966年“文革”爆发,留学生全部回国。1972年国务院指定北京大学率先恢复招收留学生,北大成立汉语教学筹备组,着手编写基础汉语教材,随后出版新版《汉语教科书》。同年8月,北大开始对少数留学生进行个别汉语教学,1973年正式恢复招收留学生。

 

1978年,学界和教育部门提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专门的学科”,明确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地位。198410月,北京大学成立“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简称“汉语中心”),著名语言学家林焘教授担任中心主任。

 

20026月,在汉语中心基础上,北大成立对外汉语教育学院。2003年,北大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


2019年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外请教师招聘启事

 

招聘岗位

对外汉语外请教师

招聘单位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应聘条件

1、专业背景: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中文、外语、历史、哲学等文科相关专业。

2、学历、职称:研究生以上学历(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本科毕业亦可)或具有讲师以上职称。

3、相关条件:普通话标准;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对外汉语教学经验;喜欢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能够用心教学。

岗位待遇

根据学历、职称、教学年限及教学效果等条件付酬。

应聘程序

根据材料进行初选,合格者通知面试,面试合格后另行通知。

应聘材料

将以下材料发至邮箱jianzhi@pku.edu.cn

1. 应聘登记表(点击下载)

2. 资格证书、学位证书扫描版

申请截止日期

2019年5月27日(周一)12:00

咨询电话

62754122(王老师)

备注

通过初审者,学院将于2019年6月3日(周一)12:00前通过邮件及电话方式通知面试。未收到通知者,默认为未通过初

跳转下载“应聘登记表”

来源:https://hanyu.pku.edu.cn/xwgg/tzgg/317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