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时段的表达(时量补语)

时段是动作或状态持续的时间,一般由时量补语充当。如:一个小时、两天、三个月。

结构:主语+动词++时段+宾语    (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
      主语+动词++时段+宾语+了(表示仍在进行的动作所持续的时间)

例如:我看了一个小时书。

   我看了一个小时书了。

   我学了两年汉语。

   我们上课上了半个小时了。

   我在上海住了三年了。

2.表达兴趣

     结构:AB(不)感兴趣
                  AB(没)有兴趣

     例如:家明对音乐(不)感兴趣。
 大卫对中国电影(没)有兴趣。

3.

两者都可以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或情况的重复出现。+动词常用于已发生了的重复动作或情况;+动词用于还未发生的重复动作或情况。

结构:+动词
             +动词

例如:你怎么又迟到了?

  我想明天再吃一次饺子。 

  玛丽昨天又买了一件衣服。

  我再想一想。

4.AB

表示B随着A的变化而变化。A一般是动词,B一般是形容词。    

结构:+动词++形容词

例如:她越吃越多,所以越来越胖。

   汤姆篮球越打越好。 

   这本书越看越有意思。

5.比较句(一)

AB进行比较,结果相同。后面可以加形容词表示比较的某一方面。

结构:A+/+B+一样/不一样(+形容词)

例如:你的包跟她的包一样。

      妹妹跟姐姐一样漂亮。 

      我的房间和她的房间不一样。

      这个苹果和那个苹果不一样大。

6.比较句(二)

     一点儿一些得多多了等词可以用于比较句中形容词的后面,表示事物之间的差别程度。

    结构:AB+形容词+一点儿
                AB+形容词+一些
                 AB+形容词+得多
                AB+形容词+多了
                A没有B(这么/那么)+形容词

例如:大卫比杰克高一点儿。

      这本书比那本书贵一些。 

      这间房子比那间房子大得多。

      今天比昨天冷多了。

      葡萄酒没有果汁那么好喝。

7.概数的表达(一)

汉语中,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可以表达概数。

例如:门口有三四辆车。
          昨天我们买了七八瓶啤酒。
          大卫昨晚只睡了两三个小时。

8.概数的表达(二)

    汉语中,把左右放在数字后面表达概数。

例如:我们晚上五点左右下班。
          这件衣服六百左右。
         我的老师四十岁左右。

9.字句(一)

    汉语中,表示对确定的人或确定的事物作出相应的处置,可以用字句。这种字句多用于对别人的请求、命令的情境中。

结构:主语++宾语+动词+其他成分

例如:请把门关上。

      我把药吃了。 

      妈妈把衣服洗了。

      老师把电脑关了。

10.字句(二)

    字句在动词后面加上/+地点表示对确定的人或事物做出相应的动作,使其发生位置上的改变;动词后面加上+对象表示通过动作使某确定事物发生关系上的转移。

结构:主语++宾语+动词+/+地点
                     主语++宾语+动词++对象

例如:我把手机放在桌子上。

      她把公交卡放在包里。 

      玛丽把作业给老师了。

      大卫把钱给服务员了。

11.

    放在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说话人认为动作发生得晚,进行得慢、不顺利。放在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说话人认为动作发生得早,进行得快、顺利。

结构:+动词
                     +动词

例如:汤姆九点半才来。

      我昨天才知道。 

      玛丽早上五点半就起床了。

      我昨晚9点就睡觉了。

12.复合趋向补语

     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等后面加上简单的趋向补语来、去以后,可以做别的动词的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构成复合趋向补语,对动作进行具体的描述。

     常用的复合趋向补语  
      
上来   下来   进来   出来   回来   过来   起来
       上去   下去   进去   出去   回去   过去     

 例如:老师进来了。

       老师走进(教室)来了。 

       老师让大家站起来。

       玛丽跑过来了。

13.一边......一边......

     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结构:一边+动词1+一边+动词2  

  例如:他一边看手机一边喝咖啡。

        大卫一边听音乐一边做运动。 

        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14.字句(三)

    字句在动词后面加上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表达对确定的人或事物产生某种结果或发生位置上的改变。

结构:主语++宾语+动词+结果补语/趋向补语
    例如: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干净了。

      我把作业写完了。 

      玛丽把汉语书拿出来了。

      山本把椅子搬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