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教师职业规划

微信号hanyuzhiyeguihua

功能介绍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及取证,国际汉语教师就业

1.      结果补语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完成,并让人满意。

结构:动词+
      没(有)+动词+

例如:生词我复习好了。
      妈妈没准备好晚饭。
      我想好周末的安排了。
      我收拾好行李了。

2.      ....../+/......” 表示否定

表示完全否定。当谓语是形容词时,通常用一点儿也/++形容词表示完全否定。

结构:+量词+名词+/+/+动词
      一点儿也/++形容词

例如:外边一个人都没有。
      她一口水也没喝。
      这本书一点儿都不难。
      今天一点儿也不冷。

3.      简单趋向补语

汉语中把/加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方向。表示朝着说话人的方向,表示背离说话人的方向。
如果宾语是地点名词,要放在/的前面;如果宾语是事物名词,可以放在/的前面,也可以放在/的后面。

结构:动词(带、买、上、下、进、出、回、过、起)+/

例如:老师出去(进来)了。

  老师进教室来了。

   玛丽回去(回来)了。

   玛丽回家去了。

   我们带来汉语书了。

   我们带汉语书来了。

4.      两个动作连续发生

汉语中用动词1+......+动词2......”表示两个动作连续发生,后面的动作紧接着前面的动作。

结构:动词1+......+动词2......

例如:我吃了饭就去上课。

  大卫拿了书就下楼。

  金东美喝了牛奶就睡觉。

5.      反问的表达:......吗?

表示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相反的意思。此结构中,若中间是肯定形式表达的就是否定的意思,若中间是否定形式表达的就是肯定的意思。

例如:我有那么多工作,能出去玩儿吗?

  你经常不来上课,考试能及格吗?

  今天这么冷,你只穿了一件T恤,能不冷吗?

  他妻子是中国人,汉语能不好吗?

6.      还是或者

汉语中用还是或者表示选择,还是用于疑问句,或者用于陈述句。

结构:A还是B
      A或者B

例如:你喜欢吃小笼包还是饺子?

  你喝茶还是咖啡?

  ——你哪天去北京?

  ——明天或者后天。

  ——你喝什么?

  ——绿茶或者果汁。

7.      存在的表达

汉语中在方位词后用动词++名词(短语)表示某地有某物,其中动词常常是等。名词短语一般是不确定的事物,如一本书几个人,不能是定指的,如这本书、张经理。

结构:地方+动词++名词(短语)

例如:桌子上放着一瓶水。

  教室里坐着20个学生。

  墙上挂着一幅画。

8.      表示可能

助动词用在句中,表示可能,通常用于未发生的事件中。

例如:一直吃甜的东西会胖。
      今天会下雨,你最好带一把伞。

9.      ............

多用于口语,表示人或事物同时存在的两种性状或特征。

结构:+形容词1++形容词2

例如:玛丽又聪明又漂亮。

  这条裙子又便宜又好看。

  中国菜又好吃又好看。

10.  动作的伴随

汉语中可以用在两个动词短语之间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后面的动词是主要动作,前面的动词是后面动作的状态或者进行的方式。

结构:动词1(宾语1++动词2(宾语2

例如:学生们坐着上课。

  我们唱着歌回家。

  他吃着零食看电视。

11.  越来越+形容词/心理动词

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程度上发生的变化。

结构:越来越+形容词/心理动词

例如:生词越来越多。

  杰克汉语说得越来越好。

  他们越来越喜欢中国菜了。

12.  可能补语

结果补语表示动作的结果,若要表达这种结果实现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在动词和结果中间加上,表示能否实现这种结果,简单地说就是能怎么样或者不能怎么样。

结构:动词++结果
      动词++结果

例如:他来中国3年了,听得懂汉语。

      没有眼镜,我看不清。

      作业太多,我们做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