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疑问助词“呢”

用在名词或代词后,用于上文提到过的情况。常见句式是:A……,B呢?

例句:

     我不是老师,我是学生。你呢?

     我是中国人。你呢?

 

2.疑问代词“几”。(同时,请关注“多少”)

用来询问数量的多少,一般用于10以下的数字。

例如:

    你家有几口人?

    你女儿几岁?

    你有几个汉语老师?

 

3.“了”表示变化

“了”用在句末,表示变化或新情况的出现。

例如:

       李老师今年50岁了。

       他的女儿今年四岁了。

 

4.形容词谓语句

结构:主语+程度副词+形容词

   例如:

          中国菜很好吃。

          我妈妈的汉语不好。

 

5. 连动句

表示去什么地方做什么。结构:去+place+做+sth.

   例如:

        我们去(中国)学汉语。

        他们去(咖啡厅)喝咖啡。

 

6.能愿动词“想”

用在动词前表示希望或打算。

   例如:

          我想学汉语。

          我想买一个杯子。

 

7.动词“在”

后面加上表示地点的名词做谓语,表示人或事物所处的位置。

   例如:

        我妈妈在家。

        他在学校。

 

8.存在句“有”字句

结构:

       方位+有+数量词+名词。

       方位+没有+名词。

例如:

        桌子下面有一只小狗。

        学校里有一个商店。

 

9.正在…呢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否定形式:没在+V。

 例如:

      大卫在睡觉呢!

      你在做什么呢?

      爸爸没在工作。

 

10.是…的(强调时间、地点、方式)

结构:

      主语+是+time/place/manner+V.+的

例如:

       他是昨天来的。

       这个东西是在北京买的。

       他是坐飞机去的。